零点看书

书圣之道:王羲之传

永和十年(54),四月,朝廷以安西将军谢尚为尚书仆射。桓温与苻秦战于蓝田(今陕西蓝田县)。温亲自督众力战,秦兵大败。将军桓冲(桓温之弟)又大败前秦丞相苻雄于白鹿原。桓温转战前进,至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白鹿原北)。三辅郡县皆来投降。桓温抚谕居民,使安堵复业。老百姓箪食壶浆迎劳桓温的军队,男女夹路观之,耆老有垂泣者,曰:“不图今日复睹官军!”(想不到今天还能看到官军啊!)

桓温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杰出军事将领之一!

五月,江西流民郭敞等起义,造反的烈火熊熊燃烧,建康大为震骇,豫州刺史谢尚自历阳还卫京师,固江备守。本月,桓温与苻雄等战于白鹿原,失利,死者万余人。秦人进而芟麦清野,温军无粮可食,不得不撤军。这一次从中西部出兵的北伐,最终又以失败告终。说到底,东晋在中原已经没有基础了。

羲之对所有的北伐行动都充满激情与憧憬。殷浩的两次北伐,羲之都有过强烈的意志表达,并提出了完整的进退方略,态度极为鲜明。这一次,羲之对桓温伐秦也十分关注。他有一书云:“二十三日发至长安。云渭南患无他,然云苻健众尚七万,苟及最近,虽众,由(犹)匹夫耳。即今剋此一段,不知岁终云何守之?想胜才弘之,自然有方耳。”羲之早就为王师远征、粮运不继深深担忧,这一次果然为其言中,没到岁终,桓温即因粮尽引还。这次北伐的失利,还是因后方支持不力。

此时的前秦,正在兴旺时期。秦王苻坚采纳谋士王猛等人谋划,发展农业,广积军马粮草,重用良将,奖励军士,上下协力,很快占有中国北方大部分土地。如果秦王继续听从王猛的建议,继续积蓄力量,发展生产,巩固北方,不会有后来的淝水之战。即使有,胜券未必操于谢安手中。可是秦王苻坚急于求成,犯了骄兵必败的错误,失去了统一中国的历史时机。不然的话,东晋将无法延续,甚至不会有后来的宋齐梁陈。果如此,后来中国出现的大一统将不是隋唐,而是又一个秦——苻坚领导的秦。

这次失败,说明东晋已经没有充足的军力收复所有失地了。战争是烧钱的游戏,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不可能打赢一场像样的战争。钱从哪里来?羊毛出在羊身上,每一个铜子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

作为会稽内史,羲之深知军事行动对人民群众是极大的负担和痛苦。权衡得失,斟酌利弊,他提出了退淮保江的战略。政治的精髓在于现实,光有愿望不行,中原不是说拿下就能拿下的。当人民已经无法承担日益严苛的赋税和徭役,战争也就失去了意义。王羲之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表现出极大的关心与同情,对统治者的残酷剥夺非常抵触,对形势的弊端极为忧虑。羲之并非一个冷眼旁观者,他在大事上从不缄默,常常挺身而出,一再进言,为民请命。他甚至恳切地吁请朋友们、同事们“极言”、“苦言”于当朝,劝说执政者改弦更张,“要为居时任,岂可坐视危难”——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

王羲之清醒地看到司马氏王朝已衰朽不堪,政治上很难有所作为。“不知何方以救其弊”,“不知何以为治”——这是他发自内心的万端焦虑、无可奈何的慨叹。“吾无故舍逸而就劳,叹恨无所复及耳”,明显是萌发了引退之意。可以想象,一位老人(那时五十多岁就算老人了)三更鸡鸣,晓月寒霜,回想半个世纪的焦虑和奔波,他累了。现实让他感到无能为力,萦绕心头的那个愿望将付诸东流。羲之知道,北伐大业已成为非分之想,对着双鬓染雪的形容,免不了要长吁短叹。此时他身心疲惫。

羲之开始筹划着买些田地,做归老隐遁之地。《淳化阁帖》中有羲之《宅图帖》,文云:“丘令送此宅图,云可得(田)四十亩,尔者(何者)为佳?可与水丘共行视,佳者决便当取,问其价。”其实,羲之早就有退隐之想。永和十年前后,他曾遣人去剡县(今浙江省嵊州市)选购土地。剡县山水优美,金庭是绝好的隐居胜地。据方志说,金庭王家宅院建有居室、家祠、书楼、亭阁、墨池等。

本年,羲之次子凝之娶谢奕之女谢道韫。道韫名韬元,以字行,是谢安的侄女。道韫“清心玄旨,姿才秀远”。《晋书.列女传》有《王凝之妻谢氏传》记其事迹。有一天下大雪,谢安与儿女子侄们一起赏雪。谢安说:今日好雪,你们能否各作一句诗形容这雪景啊?谢安自己先说: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奕的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女儿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公大笑。

此即典故“咏絮之才”的出处。

永和十一年(55),羲之五十三岁。

与王述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最终让羲之作出一个决定。

三月九日,羲之在父母墓前发誓,辞去会稽内史职,且永不做官。

这篇与仕途最后诀绝的《誓墓文》如下:

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羲之不天(意为不得上天的眷顾),夙遭闵凶(此处暗指父亲王旷的不幸遭遇),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遂因人乏,蒙国宠荣。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叹,若坠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贪恋地位苟且存身之意),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皦日!

文中“老氏周任之诫”,语出《老子》第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周任,古代史官。《论语.季氏》中有记载他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就应纳入做官的行列,没有能力而勉强做了官的,就应辞职。羲之在这里用此典故,并不全是自谦,而是出于一种幽愤,就好比今人赌气辞职:你说我干得不好,我不干就是了,谁有本事让谁干去!

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一位饮誉天下的大艺术家,在行将走完仕途的最后一站时突然撂了挑子。这在以吏为荣、仕途第一、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的主流价值观面前,显得格外桀骜不驯、意气尖锐。王羲之发下如此的毒誓,说明他的辞官态度异常的决绝!即便今日读此誓文,还可见其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义无反顾,无须讨论,不可动摇,拒绝劝慰,至死不渝!我们只能说,老人家生气了,较真了。

我们不禁要问,羲之在辞官隐遁一事上何以如此斩钉截铁呢?

答曰:不堪羞辱。

真正的贵族,重视的是家族和个人的荣誉,而不是金钱和地位。古今中外,多有因羞辱而决斗的。普希金和一个流氓决斗,不是因为女人,而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荣誉。人在荣誉和尊严面前的选择是不同的:奴才会忍气吞声,磕头求饶,甚至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贵族不同,他们一旦受到精神的侮辱,就会怒火中烧拔刀相见,决不能忍气吞声。一个人,一个民族,只要具备了这种精神,就是高贵的。

羲之受了王述的羞辱,自知无法立足于官场,非壮士断腕不能保全名声,非远离官场不能疗治心灵创伤,故有此举。深究此事,部分原因也是咎由自取。因从口无遮拦,轻率臧否,不经意处生了忌恨,最终让羲之本人蒙受此辱,所以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罪他人。既然事已至此,无法修补,不如干脆脱身,这倒不失为聪明抉择。再说,羲之心中原本就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夙愿,此番终结,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史称:“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学者麦华三先生论说:“羲之誓墓去官,主因在于所谋不用,国事日非,乃借口与王述争意气事而辞职,其用心亦良苦矣!”麦说固是,然其直接原因则如《世说.仇隙》所云:“蓝田(王述)密令从事数其郡诸不法,以先有隙,令自为其宜。”“令自为其宜”,无异于下了逐官令。羲之素“以骨鲠称”,岂能容忍此等奇耻大辱!《誓墓文》言辞激忿,缘由在此。向使没有与王述的龌龊,即使王羲之如麦先生所说“国是日非所谋不用”,也不会这么决然辞官吧?

另外还有原因。《晋书》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这种说法可以解释羲之何以安家落户于山阴,却不足以解释其发毒誓辞官之举,其中多少有“为贤者讳”的意思。假如没有与王述不和这件事,即使羲之“雅好服食养性”,未必此时就实施其“终焉之志”,而且态度如此断然。

羲之发誓辞官归隐,是因了许多的必然和偶然,是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选择。内与外相冲激,道与情相挟持,郁闷至极,以至于突发断然之想,其中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意味。仕途至于此,再纠缠下去实在没有意思了,主动终止,索性跳出,虽然看上去有挥斥意气的成分,但就思想构成和终极关怀看,倒也顺理成章——既然早晚要走这一步,何不自今日始?(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魂帝武神 重生之将门毒后 少年风水师 重生弃少归来 弃少归来 顶级弃少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至尊修罗 重生之拳台杀手 永恒至尊
相关推荐:
刺猬的宿命工业强军巅峰大艺术家音乐天才之宇宙令终极猎杀肥猫传奇特种兵:从火蓝刀锋开始重生之岁月风云带着青山穿越命世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