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逍遥小老板

李少林说:“老刘,我心里有数,车间里能拿500的都是啥水平,我照人家比,还是差很多。”

看来,两次加工资的原因得给他说明一下,免得他以为我是看在马丁的面子才加的。

李少林真要这样想就不好了。

“少林,第一次加工资,是因为你展现了氩弧焊烧焊能力,挽救了厂里的一套模具。你还记得不,因为那套模具,蒯新民和贾斌差点打起来了,蒯新民也是因为这件事离开厂里的?”

李少林点点头。

他不可能不记得。那一次,是他在厂里崭露头角的开始。拜那次烧焊所赐,李少林在大伙心目中,俨然少林寺的扫地僧,平常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一招制敌。

我也是通过那件事,真正认识了李少林的价值。所以毫不犹豫给他加了5百。

这5百加薪换来的是什么呢?

李少林露了一手后,厂里就购买了氩弧焊设备,从此烧焊再不用拿到外面去了,仅此一项,每月就节约一两千块。这还是烧焊的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也不少,时间,运输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每次烧焊最少动用两个人,租一台车,在外面忙乎大半天,其间的吃饭喝水都得报销。

前年底回家,马丁就跟我说过,李少林车铣刨磨钻十八般武艺精通,只要是工厂的活计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但说实话,当初我并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所以,李少林的初始工资定成了500,如果一开始我就知道他有这个能力,起价绝对千。

这第一次加薪,套用股票术语来说,叫做“价值重估”。

第二次加薪也是5百,这次是因为我给李少林增加了一项新的工作内容:授课。

模具厂车间招工,只有一个标准,脑瓜好使不好使,学历反倒不重要。最终能在这一行干下去并且能做到师傅一级的,智商绝对超过平均水准。这其中以罗占强为代表。

罗占强初中没念完,但人极聪明,看得懂图纸,弄得清结构。这样说吧,拿一张复杂点的图纸过来,让我俩同时揣摩其中的细节,我这个“985”机电一体化专业高材生,并不一定就比他快。

罗占强们尽管脑子好用,但有一个缺点,属于泥腿子上田,没有经过正规的工厂培训,尤其没有经过正规的机械加工培训,碰到好师傅,就能补上这一课,碰不到好师傅,那就懵懵擦擦一辈子。

基于这个原因,我让李少林给车间员工授课。

每天晚上加班的最后时段,8点半到9点,由他向车间全体员工传授基本的、正规的机加技术。第一课讲的是磨刀,包括怎样翻新旧铣刀,怎样精修钻头角度,等等。这一课就讲了足足一个星期。效果显而易见,厂里的刀具损耗大大减少,每月节约费用也达上千。

第二课,机床、刀具和各种金属切削的关系,包括什么样的机床使用什么样的刀具,什么样的转速使用什么样的刀具,什么样的刀具能达到什么样的加工效果,等等。其中很多的细节连我这个学机电的本科生都不甚了了。

第三课。。

这第二次加薪,属于“多劳多得”。

把“价值重估”和“多劳多得”这俩说法委婉地告诉了李少林,他还是很纠结。

我在心里嘀咕,这家伙是不是矫情。

给你再多你只管拿呗,非要问个子丑寅卯出来,世间事哪有那么多说法。

然而他接下来的一番话,让我觉得这个男人不简单。

李少林说:“最近一段时间,车间一帮人天天搁一块议论,说是厂里会普涨一次工资,是不是这样?”

我点点头:“按规矩,是这样。”

在老厂,新入职员工第一年加薪两次,以后每年一次。“新入职员工”指公开招聘的、水平不高或厂方不了解的技术员工,不包括非技术的辅助工种,比如文员、仓管,也不包括挖角和老员工介绍的。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入职薪水不高,可以防止南郭先生混水摸鱼;密集加薪,使合格员工的薪水在最短时间内达到行业平均水准,便于留住人才。

由于牛顿厂的大部分员工是从老厂过来的,入职薪水普遍高于过往,第一个半年期,我并没有在厂里推行大规模加薪。现在,一年期到了,工资肯定得普涨一次,否则会带来两个恶果:一,老板言而无信,破坏行业规则,二,心气高的员工会另谋高就,尤其春节假期为跳槽提供了便利。

李少林说:“老刘,既然是普涨,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份?”

我说:“都有份,只是多少的差别。”

他说:“我也有份?”

我说:“当然有份!”

李少林不说话,端起杯喝茶。

不知道他葫芦里要卖什么药,我也只好端杯喝茶,以掩饰些许的不安。

李少林说:“老刘,你问我为啥对办机加车间恁热心,原因之一就在这儿。”

我说:“洗耳恭听!”

他说:“我已经拿500的月薪了,再加,就要上到4千了,是这样吧?”

我点点头。每年一次的加薪,10%的幅度是最低标准。

他说:“我这个职位,加工组长,不管水平再高,都是为各个模具小组服务的,说起来,也只是个辅助工种。我这个辅助工种的组长都拿到4千了,车间大部分做模师傅、组长都拿不到,这肯定不合理。”

的确是这样。

他说:“解决办法有两个,要不把所有师傅、组长都提到4千以上,要不不给我李少林加。”

这两个办法都不现实,有的师傅目前只拿千多,不可能一下子加到4千;不给李少林加,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平白无故打脸,这样的事我做不出来。

李少林说:“机加车间一旦办起来,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明白他的意思,机加车间一旦办起来,他是理所当然的主管,他拿4千的月薪就正大光明堂而皇之了。

这的确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能想到这一步,能把为老板着想和为自己着想巧妙地融为一体,这个男人的确不简单。(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永恒至尊 顶级弃少 重生弃少归来 弃少归来 少年风水师 至尊修罗 重生之拳台杀手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重生之将门毒后 魂帝武神
相关推荐:
失忆后我成了禅院之光从素人恋综到文娱巨星快穿美食直播间跨界修真大富豪摊牌了我就是隐形富豪特种兵王2光辉岁月我亲爱的法医小姐都市医武狂少花都小玄医医药空间:神医小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