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书圣之道:王羲之传

由临川太守改任吴兴太守时,羲之刚好三十岁,即而立之年。吴兴,即今浙江之湖州一带。吴兴郡的治所在乌程县。《晋书.王羲之传》没有他任吴兴太守的记载,但有些史料可证羲之确曾当过吴兴太守。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

羲之在任吴兴太守的时间不长。古人云,仁者爱山。王羲之喜欢登山,无论到哪里,夫妇俩都要遍访附近名山,务必尽兴而归。吴兴人传说,王羲之偕妻郗璿登山,是为一道才子佳人好风景。羲之身材高大,着长袍,郗璿着长裙,飘若游仙。羲之兴之所至,往往傲啸山林,回声荡漾山谷之间。有时清风吹拂,长袖飞舞,裙裾摇曳,看上去就像飞升的仙人,后人将他们经常登临的山改名为“升山”。

岁当而立,羲之对世事的感慨良多。**时代的这三十年对于羲之来说是相当艰难的,除了风刀霜剑的四季轮回,还有战乱、流徙、疾病、政治倾轧、家庭变故、亲人离散等,很多人老了,很多人死了,琅邪王家渐渐显出秋风落叶的萧疏气象,真乃“大有大的难处”。是年六月,抚军将军王舒卒。还记得王敦失败后王含父子去王舒处避难被王舒沉入江底的事吗?可怜那个败将竟被同宗兄弟活生生给弄死了——政治如此无情!王舒死后,次子王允之去职守制。料理完父亲的丧葬之事后,王允之曾被授义兴太守一职,允之以忧哀为由不拜。从伯王导很是不爽,他费了好大的心思为子侄谋得的这一重要缺差,而后辈不但不就任,也不领情,王导写信给侄子允之说:太保(指王祥)、安丰侯(指王戎)以孝闻天下,他们即使在守丧期间也不曾辞掉朝廷封赐的官职;温峤是个声誉很高的人,他在守丧期间也没耽误做中书令。你大可不必这样以忧哀为由不拜新职啊。咱们王家子弟日渐零落,再这么下去就完了。你们小辈不懂世事,不知道一棵大树长起来多么难衰朽却多么快,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此意气用事,让我这老头子说什么好呢!

王导此言,其中有大悲大辛大伤感,真情流露,叫人同情他此时的老态龙钟和拳拳之心。此时,已过世的王氏群从子弟有王敦、王澄、王棱、王含、王廙、王应等。每个人的去留都会影响家族的势力版图,一旦形成连片的空白,再想经营起来就难了。王氏一门逐渐衰败,故王导深为感叹。他深感无力回天,往昔的辉煌不再,颇有点儿江河日下、顾影自怜的意味。

羲之和允之有不同。前者的入世态度依然健康积极,关心国家大事,希图在国家统一、边陲安定、改善民生诸方面有所作为。次年六月,长沙公陶侃卒,朝廷加平西将军庾亮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江荆等六州诸军事,领江州、豫州、荆州等三州刺史,镇武昌。庾亮素来敬重羲之,请其为参军,羲之愉快地答应了。庾亮和当时的名家一样,都有延揽才人的爱好,今见羲之同意加入自己的幕府,很是高兴。

羲之离开吴兴,入庾亮幕府,任征西参军,居武昌,后来升为长史。长史相当于幕僚长、参谋长或办公室主任。此时在征西幕府的还有如下名士:羲之从弟王胡之、王兴之,好友范汪、孙盛、孙绰、庾翼、孟嘉、殷浩等。羲之致信益州刺史周抚时说:“武昌诸子,亦多远宦。”其中的“诸子”即指上述诸贤。应当指出,庾亮的幕府中虽然延揽名士甚多,但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夸夸其谈不谙军事者。

在征西幕中,一时人才济济,朝气蓬勃,故有南楼理咏之雅事。

文人聚集之处多有雅事。庾亮乃一代名士,胸怀宽阔,文采灿然,志趣异于常人。那年十月,正值秋风送爽、天高气清之时,一个岚气氤氲的夜晚,作为地方最高军政首脑的庾亮带十余人登上武昌城外的南楼。此时殷浩、王胡之诸位才俊已先登楼赏秋。一帮书生聚到一起,意气激越,彼此生发,高谈阔论,不无轻狂之态。此时突然听到楼下有人来,步履之声很重,他们猜知是府主庾亮带人来了。这伙才子们畏怯上级,急忙起身躲闪,企图回避散去,却被庾亮碰了个正着。庾亮笑吟吟地说:不要走开嘛,再聊一会儿,我这里兴致正好呢。于是诸人一起谈天说地,论道谈玄,其中也有戏谑打趣,极尽兴致。

后来王羲之回到建康,与丞相王导言及此事。王导早就知道他们南楼理咏的雅事,便问:庾亮大人受苏峻之乱的牵涉,贬谪远镇,如今他的威风大概远不如前了吧。呵呵!羲之不肯迎合伯父的心情,说:虽然如此,惟丘壑独存。意思是,人家庾公乃清贵之士,虽然屈身隐迹,可是心胸开阔如同山河一样,言谈依然豪放,没有什么大变化。

这爷儿俩的谈话很有意思。王导幸灾乐祸之状跃然纸上——他小子现在不行了吧。而王羲之的态度不同,他认为人家庾亮依然是好样的,没有颓废忧郁的样子。噫吁,虽为清风明月之细事,而反应不一,足见诸人心性何其不同也欤!其时,王导以身体羸疾不堪朝会——因为健康的原因不能坚持上班了。三月乙酉,晋成帝亲自到王导府上问候,拜王导并其妻曹氏,与群臣宴于内室。天子亲赴大臣宅邸去看望属下,这样的礼遇历代少见。当时皇帝年幼,不能不倚赖王氏,故只好卑躬屈膝,内心则未必出于情愿。为此事,侍中孔坦秘密上表切谏,说皇帝您这样做太过分了,哪有帝王去臣子家看望并在内室饮宴的。王导听说了,对孔坦的做法十分厌恶。不久王导就将孔坦的侍中一职免去,降为一般廷尉。此事可见王导的度量狭窄而报复心何其重也!

羲之与孔坦友善,著名的《孔侍中帖》中所言之孔侍中即指孔坦。

是年诚为多事之秋,大人物纷纷谢世。先是王导之妻曹氏卒,羲之有《中书侍郎书》痛悼之。由此可见王羲之对他的这位伯母还是有感情的。四月,后赵石虎兵临历阳(今安徽省和县),逼近京师。成帝加司徒王导大司马以抵抗石虎,建武将军王允之转而卫戍芜湖。司空郗鉴使广陵相陈光帅兵卫京师,石虎受挫,退向襄阳。石勒死后,石虎继承后赵的王位,但石虎无论在谋略还是胆识上都远不如石勒。

一波方平,一波又起,石虎刚刚远去,西北凉州的张骏又有兼并关中夺取秦雍之志,朝廷计划由郗鉴、庾亮等组织反击并彻底讨灭石赵、苻秦。这事立意虽然积极,但难以胜算。当时除了内部将相不和之外,更大的瓶颈是军费拮据粮草不济。史料载:“是岁大旱,会稽、余姚尤甚,米斗五百价,人相卖。朝廷知其难,不理。”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有些地方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还打什么仗啊!

战争的最终胜负在于民意,在于综合国力的强弱。西方人所著之《全球史》一书在论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时说:“此一时期,大地主大官僚争相兼并土地,而自耕农多有沦为佃户者。自耕农的减少大大减损了中央政府的田赋收入,而士族大地主又利用手中的特权抗拒税负,至于国力日渐衰微,而流民又不断增加,遇到灾年,人民不得温饱,于是‘盗贼丛生’。”而这既是外族侵略的时机,也是东晋无力反击的根本原因。

咸康二年(6)二月,羲之叔父王彬卒,年五十九。这位东晋历史上刚正不阿、爱憎分明、有胆有识的大英雄去世了。对于这位叔叔的辞世,羲之十分悲痛。(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魂帝武神 重生之将门毒后 少年风水师 重生弃少归来 弃少归来 顶级弃少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至尊修罗 重生之拳台杀手 永恒至尊
相关推荐:
刺猬的宿命工业强军巅峰大艺术家音乐天才之宇宙令终极猎杀肥猫传奇特种兵:从火蓝刀锋开始重生之岁月风云带着青山穿越命世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