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皇帝奋斗日常

第五十四章

雍定元年腊月二十五日晚, 北夏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之下突然犯境。

和过去一样,他们不仅掠夺物资,屠杀百姓, 还放火烧了好几个村庄。

虽然知道应该只是巧合而已, 但裴清殊就是感觉匈奴人是诚心的。他们特意挑在这一天犯境,不让裴清殊有歇口气的时间。

不管怎么说,出了这种事情,裴清殊这御笔自然是没封成。

闻讯之后, 裴清殊在第一时间内召集心腹大臣,商议对策。

对此, 裴清殊的大哥毅亲王是最积极的:“皇上, 匈奴人的动作向来很快,我们必须比他们更快才行!臣愿率领五军营将士出征,将他们赶回老家!”

毅亲王打从十几岁起,就和匈奴人交过手了。这些年来, 除了太上皇因为受叶氏挑拨,疑心他的那段日子,但凡匈奴犯境,太上皇都会派出这个英勇的长子上阵。

这回得知匈奴犯境之后,裴清殊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毅亲王。

不过毅亲王虽然勇猛,在智谋上却只能说是平平,这也是他屡次抗击匈奴,但没有办法让匈奴人因他而闻风丧胆的原因。

对于匈奴人来说,毅亲王的名头可怕, 但顶多让他们因之而逃跑,跑完了还会再回来。而不是说因为大齐有毅亲王在,他们就吓得不敢再犯境了。

话虽如此,在眼前这种情形下,也的确是没有比毅亲王更合适的人了。

根据收集来的情报,裴清殊立即做出反应,封毅亲王为主帅,率领五军营三万人,荣国公世子傅然为副帅,率神枢营两万骑兵扛敌。

毅亲王等人出征之后,朝中对于战事的讨论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紫宸殿里,陈起沉声说道:“近三十年来,匈奴犯境次数,大大小小,已不下于十次。虽说每一回,他们都被我们大齐将士成功击退,可大齐的损失同样惨重。这样下去,不知何时才是个头。”

事关匈奴,裴清殊同样神色沉重:“朕本想着将新兵训练一番之后,等过了年,就增派几万兵马去北方边境戍边。可没想到匈奴竟会在这个时候犯境……”

首辅魏青松开口道:“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匈奴人对大齐是越来越了解了。他们知道咱们汉人要过年,所以到了年底,许多人都会放松警惕,准备过年了。可匈奴人却不管你过不过年,要过年了正好,正方便他们抢老百姓置办的年货。”

“幸好这次匈奴犯境的规模不大,估摸着他们现在也是忌惮着朝廷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公孙明掐指算了算,说:“估摸着不出三个月,毅亲王他们就会得胜归来了。”

裴清殊知道,公孙明说出三个月这么短的时间,一是因为对毅亲王他们有信心,二来也是因为,京城距离北夏和北辽都比较近。

这一点,这也是让裴清殊心里感到不安的因素之一。

先不说威胁较小的辽国,在北夏和大齐的京城之间,虽然隔着一条长城,但长城并没有全部包含在大齐的疆域里。也就是说,长城对京城的防御是非常有限的。

前世大齐那么容易就会亡国,太早就被匈奴攻陷了京城,就是原因之一。

裴清殊一早就想过要迁都,不过在他刚刚继位不久的时候,提出这件事来不大合适。现在也不大合适。朝廷和匈奴正在作战的时候,他若提出迁都的话,好像是怕了匈奴人一样。

虽然他的确是忌惮匈奴人的实力,但在这个关头不能这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还是等毅亲王他们得胜归来之后,再提出迁都一事较为稳妥。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裴清殊现在自己都还没有想好要把都城迁到哪里比较合适,所以他不好贸然在朝中提出来,以免人心惶惶。

在场的几人,都是裴清殊身边的近臣。所以迁都的念头,裴清殊也不瞒着他们,只是让他们先对外保密,自己回去帮着他想想,究竟迁到哪里比较合适。

对于迁都一事,裴清殊身边的几个重臣基本上都是表示赞同的。

只不过对于迁到哪里去,他们都有不同的想法。

魏青松建议迁到洛阳,宋池比较中意长安,陈起是南方人,推荐临安和金陵。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临安、金陵这些南方城市是最安全的。

但迁都不是一件小事,从北方迁去南方,定然耗资巨大,对目前的朝廷来说不大现实。

在这几个古都之中,裴清殊心里是比较喜欢长安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长安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好感。

不过在和近臣们商议时,傅煦特别直接地指出了迁都长安的问题——长安虽然离北夏和北辽远一些了,但距离吐蕃太近,同样不够安全。

宋池却坚持认为,长安和吐蕃之间隔着甘肃和四川,已经足够保护京都了。而且吐蕃人的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大齐,完全不能和北夏、北辽所能造成的威胁相比。

战事进行的同时,关于迁都的争议也还在继续。

这个新年,裴清殊是注定别想好好过了。

不过,除了坏消息之外,也有一些好消息陆续传来。

雍定二年正月十九日,嘉贵嫔谢氏在毓秀宫内产下一子。

裴清殊再获一子,心里非常高兴。

谢氏因为生子之功,母以子贵,晋位嘉妃。

因为边境有战事正在进行的缘故,今年过年的时候宫中一切从简,现在皇四子的满月宴和谢氏的晋封典礼也不例外。

对此,谢嘉妃心中自是十分不满。不过她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表现得非常大度,还主动向裴清殊提出不要大操大办。裴清殊虽然本来就没那个意思,不过还是对嘉妃改观了几分。

在皇四子的满月宴上,谢嘉妃身着妃位礼服,迎来送往,十分大方得体。

作为雍定朝后宫里第一个晋位的妃子,尽管她的晋封宴没有大操大办,不过还是有许多人都开始向这位新晋成为四妃之一的嘉妃靠近。

除了那些过去和谢氏走的不算太近的人之外,前不久终于重获自由的魏僖嫔也在其中。

不过魏僖嫔实在是太不会说话,在皇四子的满月宴上,就和坐在她身边的惠贵人议论起来,说这酒席怎么摆的这么寒酸。

因为裴清殊的后妃人数不多的原因,所有后妃都是坐在一个圆桌旁的。

魏僖嫔说了什么,坐在一旁的谢嘉妃都能听个八、九不离十。

谢家人向来要面子,听到魏僖嫔这话,谢嘉妃心里自然是很不高兴的。

但她并没有厉声斥责魏僖嫔,反而十分和善地说道:“僖嫔妹妹,惠贵人,今日本宫招待不周,你们别见怪。还不是因为前方战事吃紧,我想着能为国库节省一些便是一些么?妹妹若是嫌这酒菜不够好吃,回头你们来毓秀宫,本宫让小厨房的人专门给你们做就是。”

魏僖嫔只是心直口快,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而已,这会儿却是已经后悔了:“嘉姐姐,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你别往心里去啊。不过回头我还真是要再来一趟毓秀宫,尝尝姐姐小厨房里大师傅的手艺。我们天天吃御膳房的大锅菜,早就吃腻了。”

按照规定,只有妃以上的妃子里,才会配有小厨房。

毓秀宫以前是没有的,现在则因为谢氏晋位,前不久刚刚建了一个小厨房。

惠贵人和谢嘉妃的关系不好不坏,只能说是一般。不过见谢嘉妃现在这般得意,惠贵人也多少有些靠近她的意思,便顺着谢嘉妃的话说:“既然嘉妃娘娘都这么说了,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回头带着晴姐儿来娘娘这儿大饱口福。”

谢嘉妃含笑点了点头。

等客人都送走之后,魏僖嫔留了下来,对谢嘉妃说道:“姐姐,你现在终于坐上妃位了,咱们以后还用借着裕妃的势吗?”

谢嘉妃抱着儿子,不假思索地说:“当然。你别看我现在有了儿子,还晋了位份,可我在后宫里的地位,怕是还不及裕妃。你别忘了,还有太后娘娘在呢。”

“嘁,裕妃嘛,一只不会下蛋的母鸡罢了,要不是靠着太后,她能有如今的地位?年前那会儿,她还老往乾元殿跑,天天霸占着皇上呢,真是让人讨厌。”魏僖嫔心里显然是极其看不上裕妃的,“不过现在好了。姐姐和她平起平坐,以后都不用给她行礼了。我呢,就比较惨了,还得继续看她的脸色。”

谢嘉妃浅浅笑道:“妹妹别担心,你父亲可是首辅。皇上现在这样器重魏大人,给你晋位只是早晚的事情。以后你可要小心一些,别再出之前那样的事情了。”

提起“之间的那件事”,魏僖嫔至今心有余悸:“姐姐,说起这件事我就觉得蹊跷。你说裕妃送我的那串手串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断掉了呢?而且事后太后娘娘让人去御花园里寻找证物的时候,竟然只剩下珠子,找不到线了。你说,我会不会是中了裕妃姑侄俩的圈套啊?”

谢嘉妃想了想,颔首道:“的确是有这个可能。看来裕妃此人,也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呢。以后我们姐妹两个还是小心些为妙。”

魏僖嫔赞同地点了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重生之拳台杀手 顶级弃少 弃少归来 重生之将门毒后 至尊修罗 重生弃少归来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少年风水师 永恒至尊 魂帝武神
相关推荐:
军帝隐婚:重生全能天后我的另类人生重生之神豪奶爸一号秘书:陆一伟传奇真实舰娘游戏神猴大将军大明第一祸害重生八零狼夫勾勾来婚途陌路帝师夫妇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