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极乐仙尊

那倪嵩虽然成功避免了身下小兄弟被踢的耻辱,然而他原本前冲的姿态,此时忽然改变剑尖的朝向,他也为此失去了重心。

倪嵩暗呼不妙,因为他此时身在半空,但是身体却一个前倾,眼看着就要撞入那大汉的怀中。

那汉子也是丝毫都不躲避,只是一脸冷笑。

当倪嵩撞到他身上的时候,大汉只是右肩向前一推,倪嵩瘦弱的身子顿时一个折返,踉踉跄跄地倒飞出去。

而就在这位天之骄子即将摔落到太湖之中时,倪嵩双足慌忙发力,死死地钉在了花船顶上。

此时的他,上本身已经落到了太湖水面上方,但是依靠着自己惊人的平衡能力,硬生生没有掉下去。

再看那大汉,一脸淡定的站在原地,丝毫都没有想要趁胜追击的意思。

倪嵩见此,心里反而更加愤怒,在他看来,这大汉分明就是看不起面前这位风流才子。

这样的表情,反而让倪嵩感到更加难堪,他宁愿这汉子给自己来一掌,然后自己凭借自己的实力再找回颜面。

可是,事实是,这汉子完全没有要趁人之危的意思。

望着面前一直站在原地没有要率先动手意思的大汉,倪嵩眼神阴冷。

他此时的心中怒火熊熊,眼神微微有些泛红,这么多年以来,他从未尝到过惨败的经历。即便是在人才济济的师门淮阳派,他都是为人称道的天才人物。

可是今日,面对这样一位籍籍无名的大汉,他却完全处于被动之中,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况且,此时周围围观之人众多,更是一下子丢了极大的脸面。

在对决之前,那花船的老鸨还特意让船夫将船驶往了太湖岸边,让更多人看到这位倪公子的风采。

原本是有心拍个马屁,不曾想却排在了马腿之上。现在想要将船驶离岸边,那已经太晚了,因为岸上已经聚集了足够多的游人百姓。

更有好事之人开始为那位大汉喝彩鼓舞。

“完了完了!”那老鸨暗呼不妙。

这位倪嵩公子在锡城年轻人之中有着极高的威望,此番得罪了这位贵族公子,那他的一群狐朋狗友顾及到这位风流才子的面子,今后也定然不会再照顾她的生意了。

如此一来,那可真是得不偿失,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倪嵩面色阴沉,愤懑难当,正要发动回击。

便在此时,他耳边响起一道声音:“对方故意为之,乃是激发你内心怒火的激将法。此时上当,那可就中计了!”

一听这声音,倪嵩恍然大悟,他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哪位高人在暗中传音指点,不过他此时也来不及多想,连忙将情绪好好地平复了一番,深深呼出一口浊气。

那大汉眼看倪嵩并没有如预料中那般急着出手,不禁惊咦一声。因为他确实想要智取这位风流才子,而不想暴露太多的真实实力。

毕竟此时锡城之中有许多准备参加武考的高手,若是此时将自己的招式功法都暴露了出来,那么武考的时候便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此时,岸上一位白发老者笑看着船上的二人。

在他身旁,一位面色极为恭敬的黑衣男子有些疑惑地问道:“孟太司,咱们如今要考量的,乃是那位孙家的汉子,此时有意提醒那倪嵩,是否有失公允?”

问话之人是谁?正是林府大管家梁国书。而白发老者,则是上一任大太司孟儒。

毕竟此时逼迫那大汉,会让他暴露更多东西出来,那么到了春考之时,也就少了许多惊喜,不会再惊才绝艳了。

却听孟儒说道:“公孙先生有言,此番姑苏城、北境虽然都有大事发生,但是却不会影响咱们圣苍朝廷吸纳两位栋梁之才。一人姓徐,乃是文臣,一人姓孙,乃是武将。如今,这二人都在眼前!”

梁国书一脸诧异,问道:“那姓徐的大才也在此地?在哪呢?”说完,他开始四处张望,寻找可疑之人。

孟太司指了指不远处,梁国书顺着他所指方向望去,只见那是一位身着华服的俊朗青年,一副飘然如仙的模样,倒确实有大儒风范。

“哦!不错不错!气态极佳!”梁国书点头称是。

却见孟儒摇了摇头,说道:“不是那人,是他旁边那位!”

梁国书惊醒,目光落到那位很不起眼的朴素书生身上,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与那位贵公子的气质完全不同,那只是一个看似极为普通,看不到任何吸引力的读书人。

旁边那位贵族公子完全遮掩了此人的光芒,方才他根本就不曾注意到这个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书生。

梁国书问道:“太司大人如何判断那人便是公孙先生所期望的文曲星转世?”

孟儒说道:“你自己看看,周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那两个比武之人身上,唯独他,一直发着呆,嘴巴微微震动,似乎在说着什么。我方才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嘴形,你可知道他在说什么?”

眼看梁国书摇头,孟儒继续说道:“他此时正在背诵甘余所著的《融国道》。”

梁国书一听“甘余”二字,心中猛然一阵,甘余是谁?那可是数百年前震惊天下的大儒文臣。

当年,天下文道盛行,却出现百家争鸣之状,没有哪一派能够做到一枝独秀。

直到一位名叫甘余的书生出现,一下子打破了这个局面。两年之内,百家学问被他完全融合,写就了一本《融国道》。

这本《融国道》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大到后世所有的太子,在称帝之前都要将这本书烂熟于胸,否则就没资格登上皇位。

圣苍,就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懒散的储君,以为自己成为了太子,皇位迟早一天都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对于太子太傅的劝解不管不顾。

后来皇帝抽查这位储君的功课,便要求他背诵《融国道》。

那太子支支吾吾,完全背不上来,皇帝一怒之下给出了他的太子之位,重新立了新的储君。

从这件事也能够看出,《融国道》在天下文道之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地位!(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顶级弃少 魂帝武神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弃少归来 重生弃少归来 少年风水师 重生之拳台杀手 至尊修罗 永恒至尊 重生之将门毒后
相关推荐:
九劫圣天超级VIP系统王者拜仁卿风决永生冥王隋唐之李家庶子九品天尊空降1630大祭典之黑暗崛起楚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