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魂梦大唐

吴大儒依旧老样子,不等其他人的议论停下来,就开始点评颜天佑的诗作。

“你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何用‘上’,而不用‘下’,是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颜天佑你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的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陆大师亦点评道:“你这是一首咏物诗,意在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不过,这一点让老夫摸不着头脑,你小小年纪,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多愁善感?”

听到陆大师的话,颜天佑心里就是一汗,暗道:忘记这茬儿了,挑选诗的时候也没注意。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仕途坎坷,政治失意的情况下写的,表达了苏轼欲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希望报效国家的志向,却又郁郁不得志的无奈。

脑子里一转弯儿,颜天佑计上心头,躬身说道:“晚辈确有报效国家之意,不过,不是走仕途,而是从军,只是由于年岁太小,不到年龄。所以才生出无可奈何的感叹。”

大唐从军年龄在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之间,不到年龄,军队一般不收。而科举考试却没有这么一说,所以,颜天佑才这么说。

颜天佑话一出,周围的人看颜天佑的眼神都变了。大唐尚武,从军进入军旅,沙场杀敌,马革裹尸还,是不少热血青年的愿望。颜天佑的话,说出了在坐不少青年心中的愿望。

只见,身穿白衣紧身长袍的陆中平站起来说道:“颜小兄弟道出了我等心中的愿望,在下也有从军报国之念,若将来能与颜兄弟沙场并肩作战,定当生死与共,马革裹尸还。”

别人抬举他,颜天佑自然得接着,说道:“当有这一日,佑定不忘今日之言,必与陆兄马踏阴山,再复冠军之志。”

陆中平接话道:“好,当有此志。”

湖心亭安坐的陆大师见此,轻轻抚着美髯,微微颔首,似乎对陆中平的表现很是赞赏。

安坐于陆大师对面的陈姓老者开口道:“长閎,你的这个孙子不错,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陆大师连忙谦虚地说道:“陈老兄过奖了。”

不料,很少出言的刺史韦坚开口说道:“颜天佑,不错不错,好志向,你的诗我们给你九分。”

颜天佑自然低头感谢。

韦坚边上的几位老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心有所思。

第一轮过去,颜天佑得到了十七分,若不是最高分,陆中平十九分,李无率十八分,颜天佑排名暂时位列第三。

第二轮开始。

“第二轮,自由发挥,不得写自己以前的诗作,若被揭发,取消五年贡士资格。”

这一轮,应该是所有的人最喜欢的了,毕竟,没有了限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颜天佑心里一沉,他知道这一轮要想出彩,得拿出一首好诗。

一柱香慢慢地燃尽,仆役再次收上所有人的诗作。

又过了一刻钟,陈姓老者起身说道:“秦无伤”

一个白白胖胖的二十来岁的青年慢慢起身,聆听老者对他的指点。

“你的这首迎春,彩绘龙年幸福年,飞红靛绿醉婵娟。用笔简单,喜气十足。雨诗吟句溶冰雪,雷鼓鸣鞭醒涧泉。写出冬日即将过去,喜迎春天来临。堤柳陶情风拂浪,山桃浅笑树摇钱。芙蓉国里春灿烂,煮韵填词颂舜天。整首诗,词义简洁,洋溢着春天到来的喜意。我们给你六分。”

这首诗普通,能得六分,秦无伤已经很知足了,当即躬身致谢。

接着,几位老者又点评了几首。

“陆中平的春讯,正是西风肆虐时,梅花怒放展仙姿。凌霜尽是铮铮骨,为报春归意恐迟。整首诗以景言志,营造了一个铮铮铁骨的形象,不屈的性格,弯不下的脊梁。好诗,好句,亦是好意。这首诗,我们给你八分。”

陆中平点点头,拜谢。

“颜天佑”

陆大师点到颜天佑的名字,颜天佑再一次起身,恭敬地站立。

“出塞”陆大师发声念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刚念完,没等他继续点评,陆中平突然大喊一声:“好一个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道出了我平生之志,就此一句,颜兄,在下甘拜下风。”

陆大师看着自己最宠爱的孙子,没有责备他的无礼打断他,看到孙子意气风发的样子,他的心里颇感欣慰。

陆中平说完,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赶紧躬身对自己的祖父赔礼道:“阿爷,孙儿失礼了。”

陆大师自然不会怪罪自己的孙儿,溺爱地摆摆手,示意陆中平坐下。他继续点评道:“首先,你这是首边塞诗。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做“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这里暗示,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说道这里,他停顿了一下,喝了口茶,继续分析道:“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所以,这首诗,我们给你十分。”

“十分!”

不少人惊呼道,这是诗会进行到现在,最高的分数了。

陆中平站起来,对颜天佑说道:“颜兄这十分,在下敬服。”

颜天佑亦是回礼自谦道:“不敢当,实不敢当”。

重新坐下,颜天佑不禁感叹起出塞的原作者王昌龄。原本历史上王昌龄开元二十年就以擅长写边塞诗闻名大唐,成为唐朝大诗人。可是,自颜天佑出生到现在,他从没有听说过王昌龄的名字。显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历史的小翅膀把这位唐代大诗人给煽没了。因此,颜天佑才敢写出这首诗。只要这首诗流传开来,不是他写的也是他写的了。

第二轮结束之后,颜天佑排名猛然上窜,和陆中平同时并列第一,李无率居第三。

这时,诗会也到了最激烈最关键的时候。(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顶级弃少 重生之拳台杀手 重生之将门毒后 至尊修罗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少年风水师 重生弃少归来 永恒至尊 弃少归来 魂帝武神
相关推荐:
嫡长孙你能不能不撩我宠婚豪门[重生]永恒至神我的完美双胞胎老婆火影之最强光遁武弑诸天借尸游戏人生当赢家综恐:论主角的一千零一种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