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唐浮

李剑凌从来都是抱着目的做事的,说的难听一点,便是“势力”,对自己有好处的就做,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便不做。www.tsxsw.com

之所以答应马元一,却是因为李剑凌知道,此人并不是叫马元一。

在大唐,有名元一之人,又是潘洲人士,李剑凌只知道一个,那便是高力士,被后世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那个高力士!

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其家因株连之罪被抄家,而他,则被处以宫刑,送进了宫,深受武则天赏识,同时又被李隆基引为知己,在开元盛世之中,凭借独到的政治眼光和处事原则,深受李隆基和朝臣信赖,其处事“中立而不倚,得君而不骄,顺而不谀,谏而不犯”,成为了大唐第一个封爵的宦官!

或许是历史有所改变,又或许是自己所知不全,总而言之,在国子监遇到了冯元一,也是天意使然,李剑凌自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只是这次决定,却是过于草率,同时也应证了那句老话——有得必有失!

冯元一走后,李剑凌又便戏法似的,摸出了一个方型的“铁瓶”,拧开盖子,满是酒香,嗅者尽皆暗吞口水,不过,却再也没有冯元一这般人物,敢跑到李剑凌面前来要酒喝了。

李剑凌抿了一小口,一双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却也不知道是美酒太醇,还是想到了其他什么事情。

旬考总算是考完了,各监学子鱼贯而出,李剑凌在人群中找到了贤良兄弟俩,便回了王家,自是不知国子监的批阅监,如今却是桌子拍的震天响了。

“太不像话了!”

魏贤将考卷往桌子上一摔,主位上的李儒,缓缓的睁开眼睛,看着魏贤,魏贤兀自怒容不改,道:“和往常一样,我手中十份考卷全部中等偏上,有的学生难题答对,易题反而未曾动笔,显然又是舞弊了!”

这时候,刘念微也搁下了笔,冲着李儒点了点头,其他阅卷考官陆续批阅完毕,结果汇总后,算学监考生一百,全部通过!

李儒失笑道:“这些学生舞弊手法好生高明,不过本官却是不解,为何百多名助教在国子监巡考,却未曾发现什么可疑人物呢?”

一个博士诧异道:“大人为何不直接去问那王元宝,见见那位高人呢?”

“本官也不是没有想过,不过此人自恃文才,挑战我国子监权威,如果这般直来直往,如何能使他心服口服?”

李儒想要以德服人,不由苦笑一声,道:“如今,便是我国子监在以旬考和那腐儒斗文,如果我们弃文而用强,却是自承服输,那我国子监将被置于何地,我等又有何面目在此教书育人?”

“祭酒,您说···那王家的私塾先生,会不会是个少年郎?”

刘念微忽然说道:“我们一直以为,能有如此高深的算学造诣,定然是在算学一道浸淫多年,是以以忽略了他是个少年郎的可能?”

李儒微微一愣,却听魏贤冷哼一声,道:“刘博士,敢问你何时通《九章》,又何时通《孙子》,何时通《綴术》?”

刘念微老脸一红,道:“某驽钝,而立之年通《九章》,不惑之年通《孙子》,知命之年通《綴术》,到如今花甲之年,方才对《算经十书》略通而不敢言尽通!”

“某又何尝不是如此啊!”魏贤难得的有好脸色,也是轻叹一声,道:“是以你说贯通《算经十书》的乃是一个弱冠郎子,某是万万不会相信的!”

李儒起身,拿起了桌上的一封五次旬考的汇总答卷,看了半响,忽然说道:“本官祖上三代为国子监祭酒,说是桃李满天下,亦非是自夸。”

批阅监的博士尽皆起身行礼,以表对李儒祖孙三代同祭酒的尊敬,李儒摆了摆手,道:“我们所见神童不下二十人,然而却从未见过这般厉害的神童!”

“《三字经》短小精悍,其内容涵盖上通天文、下察地理、经史道德、民间传说,其内容之丰富,可谓冠古烁今,坊间宿老言,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胜读万卷书,此并非虚言!”

“《弟子规》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之文义以行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详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以及学习上,应该恪守操守。”

“试问,若无数十年人生阅历,不通晓群书百经,又如何作得出这般深入浅出,意味深长的文章?如今,复又加上这《算经十书》···”

李儒摇了摇头,道:“若说王家请的是一个弱冠郎子,本官亦是不敢相信的!”

李剑凌自然也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看不惯魏贤歧视商贾子弟,而代为做了一套考卷,便掀起了如此轩然大波,竟然还上升到了“挑战最高学府权威”的高度,最后闹得不可收拾。

要是早知如此,李剑凌宁愿委身去求狄慕华或者武觉灵,把王良弄进国子监,也不会去逞强做什么考卷的,更加别说帮整个算学监的学子作弊。

只不过,这世间真的是没有如果。

事物的发展,往往便是有既定之轨迹,避也避不开,只能一头撞上去,或头破血流,或突出重围,亦唯有如此,方能得见到更广阔之天地。

在李剑凌从书童转变成为“小李先生”,尽心尽力给一百多学生上课的时候,国子监的老头们,为了国子监的“百年荣誉”,同样也是在尽心尽力的挖坑。

当然,挖的不是“武坑”,而是“文坑”,挖的不是“小人之坑”,而是“君子之坑”!

为了验证某些猜测,这次国子监祭酒李儒是下了血本,集结了全国子监博士三十人,上等助教三十人,共同给算学监出了一套考题。

其内容,可谓是国子监有史以来的一次大融汇,几乎是将《算经十书》中的所有内容,都融汇到了十二道考题之中,题中有题,题外有题!

所谓《算经十书》便是汉、唐一千多年间,流传下来的,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等十部著名数学著作。

这虽然这是国子监给算学监定下的教科书,但是却是五年时间才能学完的课程,每个博士或许可以精通一两部,助教则最多研究一部,能吃透便算不错,是以这次月考考题,对这些出题的博士助教来说,同样是一次极为富有挑战性的考验!

可以说,李剑凌无意间对国子监的权威挑战,间接的促成了有史以来首次“专家团”的诞生,更为变态的是,考题出来之后,还要再交给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监科博士“润色”,用词、用句、用辞反复斟酌,尽是往复杂里面整,可谓是咬文嚼字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就连李儒拿起一个考题,看了半炷香的时间后,直接丢到了一边,去练习书法,以凝神静气去了。

只是,国子监这些博士虽然有好胜之心,却也都是纯良之辈,一心想着在文斗上压到那个神秘的“挑战者”,但是,却不是所有人都如他们这般。

李儒也终究只是一个教书先生,而非有宰相之才,那些揣度心思的门门道道,并不是他所擅长的,所以,虽然他曾评论过,“魏贤此人德行不佳”,但是在此事上,李儒却也没有避开这个德行不佳的人。

而魏贤也当真没有让李儒看错,在李儒离开国子监之后,魏贤后脚便也离开了国子监,不是回家,却是去了梁王府,至半夜方才出来。

当今梁王,便是武则天之侄武三思。

武则天称帝后,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其祖先为皇帝,追封其异母兄元庆、元爽,堂兄弟为亲王;封其侄、侄孙10余人为郡王,其余旁支皆有爵位封赏,武家一跃成了“天下第一世家”。

世家自有世家的生存法则,便如婴儿刚出生,就知晓吃奶一般。

武家晋升世家不久,但是却也无师自通了世家的生存之道,虽然吃相未免有些太难看,强抢民女,强拳用地,强买强卖,卖官鬻爵,陷害忠良,等等烂事都没少干!

但是暴发户的做派,谁都能理解,有了这么一个暴发户打头阵,其他世家自然乐得自在,都是闷声吃大餐。

而这次,武则天忽然下诏,准许商贾子弟入国子监读书,大唐诸世家猝不及防,迫于木已成舟,而不得不妥协,但是暗地里,却无时无刻不再想着,如何迫使武则天收回成命。

武家,作为新生的世家典型,为了能真正的占据世家之中一席之地,便是其中之最,明面上处处向着武则天,暗地里,却也没少为自己打算。

“而这次算学监作弊事件,完全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后辈的本性问题!本性难移,有辱斯文!”

魏贤在武三思面前侃侃而谈,将算学监的学生形容到了令人“听之发指”的地步!

武三思此人,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小人,醉心利禄,无所不用其极,魏王、梁王同为亲王,但是武家的家主,却是武承嗣,这一直是武三思心头的一根刺,但是以武则天的精明,在朝堂上,武三思还真不敢对武承嗣使什么绊子!

此时听魏贤一分析,武三思眼睛忽的一亮,暗道:“何不利用此事,迫使陛下废除那条诏令,若是成功,那其余世家定然对我刮目相看,若是失败,家主之位不是我,于我又有何干?”

念及此,武三思呵呵一笑,道:“魏博士,不过是学生考试舞弊而已,何必如此小题大作?”

“王爷啊,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呐!”

魏贤痛心疾首道:“且不说五次考试,次次舞弊,有辱国子风气,且说陛下冒着违背祖训压力,给这些商贾子弟读书机会,他们不但不珍惜,却还行此卑劣之事,这将陛下置于何地,将陛下皇恩置于何地啊!”

武三思一听,心中大喜,不禁感叹:“到底是读过书的人啊,魏博士如此大仁大义,当真难得!”

魏贤心中一颤,也是大喜,老脸一整,肃然道:“为陛下分忧,乃是贤之本分!”

武三思听的浑身一个冷颤,忙的止住了魏贤,道:“此事我心中有数了,会呈报陛下的!”

“王爷,下官还有一言!”

武三思眉头微皱,有些不悦道:“说!”

“过几日便是国子监月考,下官可以肯定,那舞弊之人定然还会出手,我们何不捉贼拿赃,来一个人赃并获呢!”

武三思眉头一跳,脸上露出了一丝兴趣之色,魏贤连忙凑了上去,眉飞色舞的在武三思耳边,轻声低语起来,一个为了捞政治资本,打击商贾子弟,一个为了为了获取世家青睐,谋夺家主之位,两人一拍即合,一场针对商贾学子的阴谋,悄然成型。

不曾想,两人这一手,却是不经意间,在洛阳城搅起了一场,席卷整个大唐朝局的大风暴,风眼直指李剑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少年风水师 弃少归来 重生之将门毒后 魂帝武神 至尊修罗 永恒至尊 重生弃少归来 顶级弃少 重生之拳台杀手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相关推荐:
夜月圣灵一六二二我的美女老总天辰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海贼王之吾为恶魔大唐御医在校内无限魔化幽灵勇士天下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