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暖婿

尤其是在姚怀瑾随姚士卿在京城定居之后,王翰林因为见面的机会多了,又觉得这个外孙实在是个才思敏捷的人,不过才二十三岁,就中了探花郎,比当初的自己还要胜上几分,便不由地起了惜才之心,更是将往日里对女儿王清慧的怜爱,全部都安放到了姚怀瑾的身上。

所以,在王翰林面前,姚怀瑾是个可以随意溺爱的晚辈,并没有多少严苛的规矩。

是以,在看到姚怀瑾的第一时间,王翰林便露出了微笑。

但是,当王翰林转眼看到另外还有三个陌生人在旁的时候,不由地收敛了笑容,搁下画笔,站了起来。

姚怀瑾见状,忙亲亲热热地上前称呼了一声“外祖父”,便引见李名远等人道:“这是岳父大人,这是岳母大人,这是,小婵。他们昨日才到的京城,想着趁早来拜访您老人家!”

王翰林听姚怀瑾这么说,已经隐下去的笑容,又浮现了出来,上前招呼了李名远等人。

李名远一家三口哪里敢怠慢,自然是赶紧行礼问安。

王翰林又看了看李小婵,笑道:“是个不错的姑娘,怨不得怀瑾为了你如此拼命。”

其实,李小婵如何,王翰林不过看一眼,哪里就看得出来了,只不过是时时听姚怀瑾说起李小婵如何如何地好,又听到了一些姚怀瑾为了这桩亲事所做的努力,如今见到眼前的姑娘虽然姿容不说无双,但也算得上是上乘;眼神清澈,眉宇之间舒朗自有清气,王翰林才随口夸到。

李小婵自然是害羞地受了,又道了谢。

接下来,王翰林却并没有再多关注李小婵,他信任姚士卿和姚怀瑾父子俩的眼光。更何况,李小婵到底是女眷,还是未过门的媳妇,他也不好多说,便让王伯喊来厨娘孟婶儿陪着文娴和李小婵,他则领着李名远和姚怀瑾去了书房。

李小婵无聊,他虽然想去这山野间领略一番,但到底是王翰林没过门的外孙媳妇,姚怀瑾又说王翰林颇重礼数,如今又在人家里,李小婵只得作罢,和文娴两个人在房间里,呆坐着,或是和孟婶儿说上一两句话。

见太阳逐渐转向中天,孟婶儿便告了辞,说是要去厨房做午饭。

文娴和李小婵一听,便忙要去帮忙。

孟婶儿知道文娴和李小婵的身份,哪里敢让贵客帮忙下厨做防。

但是,耐不住文娴和李小婵一番“晚辈下厨做饭孝敬长辈”的劝说,只得同意。

做饭,对于文娴和李小婵来说不是难事,但是,她们俩却一点都不了解王翰林的口味。

为了避免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的尴尬,文娴和李小婵便只是帮忙做其他的事,调味则全部都交给熟悉王翰林饮食习惯的孟婶儿负责。

只是在最后,文娴和李小婵又用自己带来的西川府的特产,做了两道地方小吃,口味不拘,主要是图个新鲜,表达一份心意。

孟婶儿能被王翰林调来负责厨房事宜,自然是个聪明的,如今见文娴和李小婵如此做法,不住地在心里点头,看来这次,姚怀瑾给自己挑了一个好媳妇。

午时不到,王伯便过来催饭,见文娴和李小婵也在厨房里忙活,吓了一跳,忙责备孟婶儿不该劳动贵客。

李小婵便笑道:“王伯莫要怪孟婶儿,是我和娘亲非要来帮忙的。第一次见外祖,我们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表达心意,便来厨房帮忙,又做了两道西川府地道的小吃,让外祖吃个新鲜。”

王伯闻言,笑容深了起来,不住地说些“辛苦了”之类的话,却也不再责备孟婶儿。

很快,饭菜便在饭厅摆上了。

果然,王翰林见到桌上两道没有见过的菜色,便开口询问王伯。

王伯便满脸笑意地将文娴和李小婵两个人在厨房的事,说给了王翰林听。

王翰林听了,很是高兴,不住地夸赞说,姚怀瑾娶了一个好媳妇。

原本,王翰林也知道姚怀瑾极有可能娶一位公主的,所以对于农户出身的李小婵,生生让姚怀瑾放弃了飞黄腾达的机会,多少有些介怀。但是,王翰林一介文人,为人清傲,又知道姚怀瑾才学好,倒也不在乎这么个裙带关系的飞黄腾达。

如今,王翰林见李小婵进退得宜,谈吐不俗,便更是放了心,笑得很是开怀。

一顿饭,宾主尽欢。

饭后,众人又说了两句闲话,便由王伯安排着午休去了。

夏天燥热,又容易犯困,午休正好补充精力。

待午休过后,王翰林又和众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吃了一会儿茶,姚怀瑾便起身要告辞了。

这会儿天已经渐渐地凉了下来,虽然还是热的,但是已经没了正午时的灼热。

王翰林倒也不很留,只是亲自将一行人送到了大门口,热情地邀约众人下次再来玩。当然,其实,王翰林比较想邀请姚怀瑾和李小婵小两口时时来玩,至于李名远那个书呆子,还有文娴一介妇孺,他倒不是很在意。

姚怀瑾笑着应了。

众人便又是一番辞让,姚怀瑾一行人才催动马车,缓缓地驶出了山谷,直奔城里。

因为去时比来时天气热,所以马恩厚和忠儿便将马车赶得更快一些,想要赶紧到家,好乘凉歇脚。

所以,回城比出城快多了。

进了城,两辆马车就直奔清水巷的李宅。

到家之后,马恩厚和忠儿负责料理马车,姚怀瑾和李小婵一家三口则去了前厅,说起今日拜访王翰林的事来。

刚一坐定,李名远就滔滔不绝地赞佩起王翰林的才学和见识来,一脸的敬仰崇拜。

姚怀瑾在一旁笑着应着,不时地添上一两句。

文娴和李小婵两个,虽然没有和王翰林说过几句话,但是也看得出来王翰林风仪才华不俗,便都在一旁笑着。

说了好一阵子王翰林的事,李名远和姚怀瑾又商量起成亲的具体事宜来,什么时候来接,什么时候上轿,到了姚家如何之类的,很是繁琐。

虽然说得是自己的婚事,但是李小婵在一旁丝毫不觉得尴尬,只是认真地听着,想着成亲当天自己绝对不能出错,给姚怀瑾丢人,给刘氏留下话柄。

李名远和文娴两个,因为李小婵一向有主见,不扭捏,倒也没有强逼着她回避。

姚怀瑾知道一直以来,整个李家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李小婵在做主,自然是希望她留下来听取一二,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地出了差错。

是以,李小婵不但全程在一旁听着,还不时地询问几句,或是给出一点意见,一点都没有待嫁娘的忸怩。

谈得差不多了,李名远和文娴两个便又挽留姚怀瑾吃完饭。

姚怀瑾爽快地答应了,只是说要去吩咐马恩厚一声,若是他不愿意拘在这里,可以先行回家,正好给家里传个信儿,就说是他晚上不回家吃完饭了。

李小婵想起马恩厚的反常,便忙站起来,说要随同姚怀瑾一起去,好歹应该出面挽留一下马恩厚,尽一尽地主之谊,至于愿意不愿意留下来吃完饭,全凭马恩厚自己决定。

李名远和文娴觉得李小婵说的有理,便让她随同姚怀瑾一起去了。

路上,见周围没有人,李小婵悄声问:“我看马恩厚今天的精神头不对,怎么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姚怀瑾笑道:“还不是因为他一回京,就听说大哥去西北战场大展拳脚去了,自己却只能留在京城过安逸的日子,心里不痛快了呗!没事儿的,过些时日,等到大哥来信了,弄清楚那边的情况,若是他想去,也可以把他一并送过去,正好和大哥有个照应,家里也能放心。”

李小婵了然,点点头,说:“也是。大公子虽然是和七皇子一起去的,但是,皇子何等尊贵,只有大公子替他挡刀箭的责任,万没有七皇子反过来照顾大公子的道理。他过去了,大公子也能有人搭把手了。”

姚怀瑾点点头,又笑道:“还大公子长,大公子短的,该换换称呼了。我看刚才在外祖家,你就称呼得很是自然嘛!外祖私下里跟我说了,他十分喜欢你这个外孙媳妇,只是住在郊外,一切从简,身边没有好东西,说是等到小墨回去了,就再让他到京城的府中跑一趟,取了好东西来赏你,也算是帮你备嫁了!”

姚怀瑾一席话,说的李小婵脸色微红,笑着说:“那到时候,我可得好好地谢谢外祖父。”

两个人说说笑笑的,很快便找到了正摸着马儿出神的马恩厚。

李小婵将挽留吃完饭的话说了。

果然,马恩厚拒绝了,只说自己要先回府去,给府里报个平安。

姚怀瑾和李小婵两个,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倒也不很留马恩厚,只是嘱咐他路上小心,并且让他将马车先赶回去,等吃过晚饭,自有忠儿送姚怀瑾回姚府。

马恩厚淡淡地应了,转身便驾起马车,离开了。

------------------

修改完毕~么么哒~今天的更新一会儿奉上~码子去哒~~O(∩_∩)O~(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重生弃少归来 永恒至尊 至尊修罗 重生之将门毒后 重生之拳台杀手 少年风水师 弃少归来 顶级弃少 魂帝武神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相关推荐:
明星医师别逼我撩你金闺玉计半夏田园财缘满贯妙偶天成太上章龙魂剑圣邪命剑主最强店主